close

 


2009/08/23  聯合報


 


房子小了想換屋,小孩到就學年齡想換屋,工作換地點想換屋,房子舊了

更想換屋,換屋原因百百種,有人基於預算、學區、交通等因素而選擇中

古屋,有的人則是非新屋不換,是否非得要美輪美「換」,才能愈換愈好?

 

人一生購屋次數平均約為三次。首購的原因大多來自於個人自住、儲蓄投資

或是新婚;第一次換屋年齡約在40歲以上,此時事業已有相當基礎,因此多

半會以住宅品質為首要考量,選擇市區豪宅,藉以彰顯個人社會地位,或是

選購透天別墅,有足夠空間親近大自然;第二次換屋大多著眼於養老,此時

購買的產品依個人不同的需求而較為多元化,諸如對就醫或對生活機能的需

求等,市區或郊區各有所好。

 

換屋,代表的是經濟環境的改善、購屋能力的增高,以及生活品質的提升。

而以地理環境來區分的話,在高雄市的換屋族群,多是在大樓產品間更換,

從小坪數換到大坪數,因為高雄市寸土寸金,別墅產品總價帶在二、三千萬

元,供給量少,也不是一般中產階級的換屋選項。

 

但若是縣市合併後的大高雄區,換屋的選項則多了透天別墅,像是高雄縣的

鳳山、仁武、鳥松,以及橋頭新市政等地,透天別墅不僅地坪大,滿足南部

民眾對透天產品需求,而且將透天產品以社區型的管理方式,解決購屋者擔

心的治安問題。

 

捷運站的便捷性,是改變房地產結構最重要因素。高雄捷運十字形的規劃,

串聯高雄縣市,也將高雄南、北兩端的民眾互相流動,帶動不同的居住人口。

從高雄捷運通車至今,捷運站周邊換屋個案產品行情不斷推升來看,交通動線

流暢,確實是中產階級客層購屋的考量重點。

 

換屋要能愈換愈好,應謹記「停、看、聽」三個要訣。「停」是要買之前應再


多給自己時間想清楚,不要決定得太倉促,買後再來後悔,徒增買賣雙方的困


擾。「看」是要多比較,就個案格局、地點、方位、建材等,多看幾次,才能


買到最合適的居家處所。「聽」是要多方打聽,了解區域行情,因為已經是第


二次買屋,對於屋況的掌握已有經驗,也能問到核心問題,多打聽就能多蒐集


資訊,做出明確的決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ric Ou 的頭像
    Eric Ou

    諾亞地產交易線上諮詢

    Eric 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