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民眾「趁年輕一定要買間房子」,理由是因人是需要壓力才會存錢,


不買房子最後錢可能還是不見。


 


銀行的帳戶不是儲蓄,因為你隨時都有理由可以領出來買東西;但房子在


那兒就是每個月要交錢,會強迫你節省開銷。


 


很多人覺得人生要背20年的房貸壓力,會犧牲生活品質,但這是以前利率

8%、9%時的印象;現在利率只有1%多,5年內要升破3%的機率也不高。

即使未來利率上揚,房屋價值也會同步上揚,只要家裡先預備好6個月生活

費的現金存糧,即使失業也有緩衝,不必太擔心。

 

以800萬元購屋預算來說,如果貸款7成是560萬元,每月要繳付的貸款本利

大約3萬元,只要家庭總收入在5萬元以上,收支和理財又規畫得當,房貸族

一樣可以去旅遊、購物,生活不會過得太清苦。

 

最怕的就是30歲不買房子,到了50歲還是要買房子,但過去20年的錢,

也不知道花去那兒了。

 

房地產實戰經驗的心得是:年輕人如果相信「不要買房子」的專家說

法,等年老時就會後悔。

 

民國70幾年曾有無殼蝸牛運動,當時就說房價太貴不要買;但20年後的

現在來看,房價還是只上不下,無殼族若拿房租付貸款,現在已經存到一

間不動產。

 

擔心付不起房貸,就把晚上與假日在電視前無所事事的時間拿來培養第二專長


或兼差,人生有第一棟房子才會存錢,有了基礎才能再有第二桶金,生活也才


有明確的目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ric 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